敢担当 有作为——争做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
2019-11-11 14:20:18 396

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

 

前言:根据教学安排,就由我围绕“敢担当有作为,筑梦新时代”这个课题来跟各位领导干部共同交流学习,在讲课之前呢我们先听首歌看个视频——《我宣誓》,看了这个视频我们又一次重温了入党誓词感受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初心,在座的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有过面向党旗宣誓的经历。这是跨入这扇大门时最重要的仪式,也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真正的开始。宣誓意味着承诺,入党誓词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份庄重的诺言。当我们面向党旗高举右手,庄重地念出每一句誓词,并在最后郑重地念出自己的名字,就标志着对党和人民许下了我们的诺言。君子一诺值千金,既然作出承诺,就意味着必须永远坚守、永不偏移、永不背叛。敢于担当有作为。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一、什么是担当作为?

(一)担当的内涵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1.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定责任。

举例: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载着不同的责任,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从普遍意义上讲,人要对五个层面负责:第一个层面,对自己负责。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和生命的活力,珍惜自己的操守。自暴、自弃、自残、自毁、自杀,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不负责。第二个层面,对家庭负责。赡养父母,抚养儿女,尊重配偶,关爱兄弟姐妹,是对家庭负责的具体行动。不管职业、职位如何,在家庭里,我们都应该做父母的好儿女,做儿女的好父母,做妻子的好丈夫,做丈夫的好妻子。第三个层面,对集体负责。马斯洛需求理论关于人的五大需求中,第三个层次是指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人既然要归属一个集体,就必须对集体负责,为集体尽义务。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归属一个组织、一个集体,我们就应该成为上司的好部下、部下的好上司、同事的好同事。第四个层面,对社会负责。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里,都必须有社会责任感。不论你官多大,不管你多富有,走到街上,走进商场,你就是一个普通市民,就应该遵守市民规范,讲究社会公德。“我爸是李刚”这一案例,不仅是社会角色的错位、特权思想的作祟,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负责,这是立身之本。作为领导干部,除了具备普通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心之外,还必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是为政之德,是做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素质。

2.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位。领导干部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3.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4.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

举例: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作出学习要求:“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的担当思想境界,一种我们学习的境界。

(二)担当的现实内涵

在党的97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早在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起来,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甘于担责。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2.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何用?担事要肯谋事,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领导没想到的我先想到,别人没动我先动。担事不能凭好恶,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领导干部只有把工作当成一份责任、一项事业来干,才会激情饱满、动力十足,才愿意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才不会因辛苦而抱怨、因困难而退缩,永远“乐此不疲”。反之,如果仅仅视工作是“为稻粱谋”或是“往上爬”的跳板,就很难保持理性、持久的激情,也不易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在新一年奋斗的道路上,领导干部要以“翻篇归零”的心态再出发,把成绩留给昨天,把目光投向远方,在新的跑道上发力冲刺。要深刻认识到,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担子,既要意气风发上任,更要如履薄冰去赶考,喊响“向我看齐”,发挥“带头冲”“领着干”的榜样和标杆作用,以实际行动化作无声的命令,强大的感召,领导干部始终以担当为荣、以发展为重、以行动兑现承诺,自觉做到在岗一分钟、敬业六十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热爱中增长才干、创造业绩。

3.要勇于担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战国时廉颇负荆请罪留下了千古佳话。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出现失误,不能因为怕“丢了面子”“失了威信”而文过饰非、百般开脱;更不能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信任。

4.要勤于担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常怀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成绩中看到差距、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同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19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