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试行)
2019-11-11 14:34:19 86

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试行)

 

一、总则

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范围是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总支、党委),村级党组织所属党组织参照适用。

二、党的组织设置

3.乡镇党组织:乡镇设立党的委员会,乡镇机关、站所根据党员人数、工作需要及便于开展党的活动等设置党组织。

4.村党组织: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设立党支部,原则上,党员人数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设立党总支,党员人数达100人以上的设立党委。

5.功能型党组织:依托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组织、农民工聚居地等设立功能型党组织,确保应建尽建。

6.流动党组织:积极依托驻外办事处、服务机构以及商会、行业协会等,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流动党员驻外党组织,定期联系开展活动,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就覆盖到哪里。探索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支部。

7.党组织隶属关系:党组织成立或撤销,由上级党组织决定;所有基层党组织,都要明确有负责主管的上级;跨村跨乡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中建立的党组织,原则上谁批准谁主管,或由县级组织部门确定隶属关系。

8.设置调整:每年12月20日前对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1次摸底,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9.纪检机构:乡镇党委设纪律检查委员会。村级党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党总支委员会、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设纪律检查委员;不设委员会的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

10.村级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群团、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

三、班子队伍建设

11.班子职数: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职数一般7至9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职数,党支部一般3至5人、党总支、党委一般5至7人。提倡村“两委”正职一人兼、“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较好。

12.班子任期:乡镇党委任期为5年,村党支部(总支、党委)任期为3年,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同级党的委员会任期一致。期满按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按期换届提醒、延期或提前换届请示报告、上级党组织到会指导等四项制度。实行村干部调整县级审核备案,村党组织班子届中调整的,每月15日前上报备案。

13.骨干队伍:乡镇党委书记符合“一好四强”要求,村党组织书记符合“三有三带”要求。软弱涣散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乡镇配强抓党建工作的副书记、组织委员,至少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和1名组织干事,村可根据实际,配备副书记,配齐组织委员;深化村民组长活力工程,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待遇保障;建立村级干部后备库,每村至少确定2名后备干部,跟踪培养管理措施落实。建立乡镇党委组织委员、组织员、组织干事和村党组织组织委员、后备干部电子台账。

14.自身建设:乡镇党委每月至少开展1次中心组学习、乡镇党员干部每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523”工程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集中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村干部名村挂职、学历教育、双技培训等工作扎实开展。班子思想政治、履职能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建设制度健全。

四、党员教育管理

15.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有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发展党员记实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村党组织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与发展对象人数之比一般不低于3∶1。注重在返乡创业大中专毕业生、现有优秀人员、外出农民工,尤其是35岁以下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

16.党员教育培训:加强乡镇党校建设,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60岁以下党员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致富技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有年度、月度播放计划,平均开机率达到95%以上,每个站点每月开机时长不少于4个小时;乡镇有1个以上学用示范基地;共产党员微信易信、XX先锋网微信、XX组工微信和XX组工微信党员订阅率不低于10%、党组织负责人订阅率不低于90%。

17.党费缴纳管理:及时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具体数额,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乡镇党委每年1月10日前、7月10日前,分别向所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示一次党费收缴情况;村级党组织每季度首月10日前向所属党员公示上一季度党费收缴情况。

18.组织关系管理:每年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1次集中排查,党员组织关系隶属清楚,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积极开展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组织关系转接规范有序, 转出转入组织关系都要有回执。

19.流动党员管理:每年审核1次《流动党员活动证》,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数据库,每季度开展1次流入、流出党员情况排查,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网上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双向共管”措施到位。

20.党内激励关怀: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经常开展关怀帮扶活动,继续实施农村老党员关爱深化工程;每年“七一”前夕开展1次党内表彰活动。

21.管理手段创新:注重运用“两微一端”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用好远程教育精品节目。打造“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建设智慧党建“红色家园”,实现创建“微信党支部”全覆盖。党员信息库更新维护及时准确,乡镇、村两级先锋网网络体系健全完善,按照乡镇每周不少于3条、村每周不少于1条要求,对“万村网页”平台内容及时维护更新。

五、党内组织生活

22.“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至2次,每季度上1次党课。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到所在支部或联系支部讲1次党课。

23.民主评议党员:支部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党性分析,对党员进行评议,确定评议等次。稳妥慎重处置不合格党员。

24.组织生活会:支部每半年召开1次党员组织生活会。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召开。

25.民主生活会:党委(总支)每年至少召开1次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会议召开情况及时通报。上级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要参加1个下级党组织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6.双重组织生活: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27.党员活动日: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确定每月10日为“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如遇特殊情况无法进行的,原则上一周内完成。活动记录规范。

六、为民便民服务

28.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流程规范、运转高效。

29.“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培”有具体措施,“带”有实在效果,有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县委组织部每年培育“双培双带”基地不少于5个;每村每年培养3名以上带富能力强的党员致富能手。

30.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履职能力的无职党员均应结合实际进行设岗定责,岗位设置合理、党员认岗积极、活动扎实开展。

31.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把家乡富余劳动力带出去有收入,把外地项目、资金、技术等带回来有发展。

32.党员议事会:全面建立村级党员议事会制度,每季度开展活动一次。成员组成、议事规则和程序符合要求,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推动村级民主决策。

33.双向承诺:扎实开展“一诺双述双评”,年初有承诺、年中有践诺、年底有评诺。承诺内容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群众评价好。

34.星级创评: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开展星级创评工作,标准明确、程序规范,结果运用合理。

35.服务载体创新:结合实际,创新服务载体形式,实现乡有品牌、村有特色、群众满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29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