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心态辨析及应对策略等调研报告汇编(2篇)
2023-07-23 23:53:25 366

“躺平”心态辨析及应对策略等调研报告汇编(2篇)

 

当代青年“躺平主义”现象及其引导策略探究

“躺平”是现阶段倍受青年“青睐”的网络流行语,并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衍生出“躺平族”“躺平主义”“躺平学”等一系列词汇。“躺平”以其颓废妥协和自我嘲讽的风格表达,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构境,进行符号化传播。“躺平青年”是指在“内卷化”速度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逐渐放弃对现实生活的抵抗,以无欲无求的消极态度应对生活压力的一类青年群体。“躺平青年”宣称“拒绝一切内卷”“拒绝做被割的韭菜”,他们不再“打鸡血”式奋斗,放弃对成功的追求,不被现实的压力所束缚。“躺平”并非一场转瞬即逝的舆论狂欢,而是部分青年思想状态的真实写照。“躺平主义”的价值内涵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是一种区别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

“躺平”一词最早见于一位名为“好心的旅行家”的网友分享的文章。该网友在《躺平即正义》一文中叙述了自己如何以月均两百元的标准维持低欲望的生活,并发表了一些关于“躺平”的言论,如“我选择躺平,我不再恐惧”“躺平是智者的选择”,等等。这种看似“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和话语论调迅速引发了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在网络社交平台激起阵阵波澜。“躺平”是当代青年在自我标签化和自我戏谑中对自我身份的消极重构,是一场青年群体对现实社会的柔性的反抗仪式。

“借助仪式,人们能够克服社会存在的差异,建构社会秩序和共同的归属感。仪式使人们有可能在共同的行动中邂逅、相知并相互融合。”[1]

一、“躺平主义”的社会生产:“躺平主义”的文化构境与符号传递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28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