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若干问题研究与思考主题材料汇编(3篇)
目录
1.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若干问题研究. 3
2.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引领作用. 23
3.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对策分析. 26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若干问题研究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使共同富裕有了更加全面、丰富的新内涵。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探析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历史演进及实践路径,对于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和内涵扩展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富裕相关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新的使命任务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系列致富共富的理念和基因相结合,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使共同富裕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升华,包括这是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的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有序渐进共同富裕等,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境界和思想智慧。
(一)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的富裕: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财富共享的理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共同”不是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而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的富裕。摆脱贫困、人人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的社会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财富共享的理念的重要体现。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