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报告
0.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成为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使命。浇花浇心,育人育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有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
1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内涵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1.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当代青年跟谁走、走什么路事关国家未来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地推动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xx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继承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现代化时代化思想,其中既汲取了世界文明的丰硕成果,又立足本土,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