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这个课题,在省委统战部职工处的领导统筹下,成立了以由省文联、xx大学、省文化厅、省文明办共同参与的“乡风文明建设”专题组,赴xx县、xx县、xx州等地进行了考察调研,x县位于xx省中部偏西,人口xx万, xx个行政村,民间文化底蕴深厚;xx县位于xx三省交界处,人口xx万,xx个行政村,传统的农业县;xx位于位于xx省西北部、xx山东麓,xx三省交界处,人口xx万,xx个自然村,是xx发祥地。
调研组重点考察了传统历史文化传承情况;文化遗产;村落保护;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乡村两级文化场所;民间文化活动组织与团队;民间文化活动品牌、规模、样式;农村社会风气及精神信仰情况;婚俗;孝道;礼教;科普等现状情况;开展“乡风、民风、家风”三个层面文明建设的情况;调研组深入到村到户,与村委会的干部交流,走入老乡家里实地了解,所见所听,对基层的农村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村庄,这个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母亲,曾经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遗忘,今天,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引领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所到之处,调研组强烈地感受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平台、阵地、载体与队伍——发挥文艺的力量,探索符合地域实际的宣传教育阵地模式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美丽家园,更要有美丽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异彩纷呈的民间文艺活动好似一缕缕春风,一丝丝春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xx镇的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组织,是由群众自发建立的文化社团发展而来,依托基层队伍,形成了不少响当当的基层文化品牌。接地气、有“筋骨”、有活力的文化走入群众生活、贴近群众生活,民间文艺事业红红火火,给乡村注入了青春活力,xx个乡村,村村都有风格各异的文艺团队,每当农闲时节或者傍晚时分,不少群众都前来参加文艺活动,通过自创、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既从中自娱自乐,又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化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该镇“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称号。 如今的xx镇,聚众赌博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参加邪教组织的少了,传递正能量的多了。民风淳正,社会文明,崇孝尚德、施爱行善蔚然成风,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党委政府工作的开展,推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