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聚集县城人气的调研报告(区县)
2020-03-29 07:06:05 156

关于聚集县城人气的调研报告(区县)

一、县城城区人气现状

县城城区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xx、南城、东城办事处常住人口共约xx万人,但其中非农业居民人口只有xx万人,流动人口估计x至x万人。县城城区人气呈现以下特点:

(一)非农业居民人口与城区已建面积之比形成反差。据县公安局户藉统计,城区常住非农业居民人口只有xx万人,每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只有xx万人,城区显得空旷,商气清淡。

(二)流动人口稀少。由于文化、旅游、会议资源少等原因,造成流动人口不多,且这些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还相当低。

(三)就业岗位偏少。农村青壮年到县外打工人数xx万人,占打工群的xx%以上,年收入达xx亿元。由于经济总量低,企业运行质量差等,县城城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偏少,且大多集中在工业、建筑、商贸、餐馆服务等低收入行业。

(四)消费水平偏低。据县劳动局统计,全县失业率xx%,加上失地农民、低保人群、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等无收入人群的扩大,消费水平更显低弱。

造成我县城区人气不旺,商气不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实力不强,优势骨干产业尚未真正形成,使得各种生产力要素不能很好地聚集结合,对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力的吸引力不强,外流现象严重。

二是三产比重为17.8∶52.6∶29.6,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还相对偏低。

三是城乡的收入水平都偏低,尤其是农民收入更低,限制了其总体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年收入xx元,农民年纯收入为xx元。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大多数农民还不具备离土离村进城生活的条件。况且,大多数人在医疗、养老保险、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考虑较多,用于消费较少。

四是旅游精品缺乏、城市文化品牌不响亮、商贸设施不配套、现代服务业欠缺等因素,使流动人口偏少,缺乏人脉,消费总量低。

五是在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的转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还在产生消极影响,经济的外向程度还偏低,特色经济和特色文化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等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796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