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的启示——形式主义专题党课讲稿
2020-05-18 00:18:04 334

《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的启示——形式主义专题党课讲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以持续推进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通知》指出,要“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党课《绝不能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从“形式主义的本质、表现、特点、产生原因”“要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必须防止形式主义做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进行党课学习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一、形式主义的本质、表现、特点、产生原因和危害

形式主义,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就是片面地认为形式与内容可以分离,形式可以脱离内容而存在,甚至认为形式大于内容。这种思想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形式主义。因此,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形式主义的本质就在于割裂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片面地强调形式的作用,从而把形式凌驾于内容之上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

无论是针对上级的形式主义还是针对下级的形式主义,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领导干部没有从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出发,而是从个人不正当的政治诉求和政治追求出发,热衷于做表面工作,敷衍上级、糊弄下级。

决策部署环节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领导干部并不是真正为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而是以科学、民主、依法之名,行独断专行之实。因此,这种充满了形式主义的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偏离了科学、民主与法律,往往徒有其表,看似听取专家意见、经过论证,看似进行民主投票、举手表决,看似有坚实的法律依据,实则将专家作为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将民主投票作为合乎程序的“装潢”,将援引法律作为依法的“幌子”。

形式主义作为党风建设中久治不愈的顽症,之所以具有顽固性,是因为这种干部和群众都讨厌的作风,在有些时候却给一些干部带来了甜头。根本原因在于一部分干部不愿意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只希望走捷径;一部分干部不愿意担当作为,而是把工作推给下属和下级部门。也就是说,这部分干部既不想干事、不想负责,又想邀功,那就得在“花架子”上动脑筋,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在轰动效应上想办法,从而引起上级注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26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