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不是一般的历史教育,而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致相因。“四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性的历史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四史”教育应然性的价值体现,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从19xx年到20xx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
2020年x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为实现中国梦而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所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100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17世纪中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却盲目地以中央帝国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进的力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乘风破浪、坚毅前行。100年的接续奋斗中,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党领导人民创造了
如何认识权力,正确运用权力,并且不被权力所腐蚀?100年来,尤其是执政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思考和回答这个“天问”,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韧劲,书写了巩固长期执政的篇章。
下面,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围绕“为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学习党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在全国上下投身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特殊时期,我们在与新冠肺炎病毒斗争的同时,也要警惕思想舆论上的“病毒”蔓延,打好疫情防控时期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战。
1937年,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极其黑暗、极其沉重的一页。这一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流离失所,大好河山惨遭践踏,中华民族亡国灭种危在旦夕。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角度,明确提出“
回顾和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不仅能够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而且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101427s